Local stories

在地故事

《淺山竹-我們與竹的距離》

一張含有 橫向, 戶外, 樹狀, 天空 的圖片

自動產生的描述
淺山地區具有豐富的竹資源,從產業起手,龍崎曾為全台竹產業技術的龍頭,產出竹炭、竹用品等,為淺山地區帶來大量經濟效益;後續工藝文化逐漸受到重視,淺山地區培養出許多竹藝工匠師,成為傳承竹文化的關鍵。

 

但隨著農村人口老化、外移,加上東南亞塑膠產業蓬勃發展,不論是產業還是工藝文化都逐漸沒落。產業被取代、工藝技術無法傳承,我們與淺山竹的距離越來越遠。

我們害怕終有一日,我們都不會記得,在淺山地區曾有如此輝煌的時代。

未提供相片說明。

如今地方上創生團體共同努力,致力推動淺山竹的復甦,希望過往產業及工藝的積累能有所歸處,重新被世界看見。

 

薪藝滿竹竹編工藝坊矗立在台二十線旁,由左鎮在地工匠師李天生及其餘工匠師組織,致力於傳承傳統,指導有意學習竹藝的學生取竹材、編竹藝。其中有大型的蒸籠和提籃,也有小巧可愛的竹燈等。

一張含有 服裝, 人員, 人的臉孔, 室內 的圖片

自動產生的描述一張含有 人員, 人的臉孔, 服裝, 籃 的圖片

自動產生的描述

常在左鎮空間致力於風土餐食的推廣,曾協助執行風土餐桌『親傾堊地。臨秋夜空』計畫,所提供之竹餐具為風土餐桌氣氛代表物件,讓每個品嘗餐桌的客人,不僅是吃食,視覺觸覺上也如同置身於竹林中,深陷地方魅力。

一張含有 工具, 廚房用具, 兒童藝術, 木製的 的圖片

自動產生的描述一張含有 食物, 蔬菜, 食物群, 室內 的圖片

自動產生的描述

哈洽文創工作室HACHA Studio位在臺南左鎮,由成大建築系校友創立,製作多款竹文創商品,有雷雕物件、竹藝設計、竹構工程等,是一間服務項目多元、風格年輕化的竹藝工作室。左鎮高家古厝前的竹裝置同為哈洽文創工作室所建置,為孤寂多年的高家古厝增添許多生氣。

一張含有 戶外, 草, 建築, 房子 的圖片

自動產生的描述一張含有 戶外, 天空, 草, 樹狀 的圖片

自動產生的描述

左鎮公館社區由二寮、岡林和草山三個里構成,是一座熱情純樸的小山村,當地土地較為貧脊,不利作物生長,「葛鬱金」(又稱粉薯、竹芋、藕仔薯)突破禁錮,成功適應公館社區的種植環境,搖身一變成為特色物產。

左鎮公館社區結合眾人的力量推廣堊地作物及風味餐,不但透過特色餐桌的舉辦,道盡左鎮道地百年的飲食文化口味,藉由餐桌場地營造,以竹為原材料進行佈置,從竹裝置藝術、竹器具等展示,展現出左鎮特色的堊地時光滋味。

一張含有 建築, 天空, 樹狀, 圓屋頂 的圖片

自動產生的描述一張含有 戶外, 天空, 樹狀, 遊樂場 的圖片

自動產生的描述

左鎮傳統市場原為老舊凌亂的菜市場,後經左鎮青年賴政達所創立之左達工作室改造,將原本陰暗破爛的環境重新改造,成為具有早市悠閒情調、富藝術氛圍的美學傳統市場。

一張含有 螢幕擷取畫面, 琥珀, 燈光, 天花板嵌燈 的圖片

自動產生的描述

淺山地區可能不是最富饒、最多產的土地,但卻是旅人在某個午後來到此地,從淺山山頭吹來的微風,推使走出腳下每一步,緩慢去見證這個地方它所賜予平靜、忠誠的情感。

我們會離開,卻也會再出發,而淺山始終在這裡,風將它的故事吹到遠方,邀請曾到過、不曾到過的人們,赴約一場無請柬的盛宴。

一張含有 服裝, 建築, 男人, 人員 的圖片

自動產生的描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