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新化老街風華再現-從社區營造協會開始》
如今的新化老街,不論平日、假日,都是當地人與遊客來到新化的必經之路。
新舊式店家穿插在老街上,一旁的早市及護安街是白天覓食的首選,其中幾間知名網路店家,在假日大排長龍的景象曾出不窮。
為新化老街總結,可說不僅是當地人愛來,外地客也喜愛至極。
新化老街的風華再現之路,為新化社區營造協會與當地居民共同幫襯之甜美果實。
新化社區營造協會成立於2009年,由新化鎮公所與16個社區發展協會的核心幹部共同發起,服務範圍含括整個新化區。成立之初以文化工作為主,選定從新化老街開始醞釀行動的能量。
協會從新化老街範圍內最主要的武安社區著手,帶領居民認識社區與老街的關係,喚起集體文化記憶。其中訪問地方耆老,談論過往新化老街繁榮樣貌與今昔差異,聽耆老緩緩談起過往新化老街過年時情景,老街上各家人穿著喜慶,逐一到鄰居家拜年、互道新年恭喜之舉,都是耆老對新化老街之情感源頭。
新化老街對於他們而言,是幼時記憶,是團圓之地,也是他們生命故事的來處。
隨後新化社區營造協會便首次策劃了踩街遊行,找回拜年遊街的趣味街景,及對地方上的感動及熱情。此活動的成功,為協會日後推展文化工作的走向訂立基礎。後續接連許多活動,也逐漸讓地方人士看到改變與契機。
在2012年,協會與新化社區大學共同組隊參與由得利塗料公司主辦的「2012魅色臺灣計畫」,將因新化舊分局拆除後所裸露出的牆面進行彩繪,避免成為影響市容的大型廣告牆。
最終團隊獲得肯定,以紀念曾經在這塊土地上的歷史記憶為主軸進行創作,參與塗刷志工培訓工作坊之社區民眾約三十餘位,共同參與這個社區文化行動。
當一個文化活動能夠連結在地文化與居民生活經驗,就可以產生共鳴與迴響,深化社區居民心中的地方價值。
新化社區營造協會秉持此信念,深耕新化,攜手地方人士為新化共同努力。回望過去,新化老街能夠成為臺南代表性歷史老街區,協會功不可沒。